淺談天然石材凍融現象和解決方法
來源:
|
作者:pmo32edd5
|
發布時間: 2021-11-18
|
655 次瀏覽
|
分享到:
天然石材凍融現象主要發生在靠近北方等天氣比較寒冷的地方。當天然石材毛細孔吸收足夠的水份后,一旦氣溫降到0℃以下,天然石材中的水份開始結冰,體積發生膨脹。
天然石材凍融現象主要發生在靠近北方等天氣比較寒冷的地方。當天然石材毛細孔吸收足夠的水份后,一旦氣溫降到0℃以下,天然石材中的水份開始結冰,體積發生膨脹。
當冰塊的膨脹力大于天然石材的結構力時,天然石材就會產生碎裂。這就是石材凍融現象。
然石材在實際使用過程中常常受到來自外界環境的影響,空氣中的化學分子、水汽和粉塵等都能通過石材表面的孔隙滲入石材內部,然后與石材構成成分中的不穩定物質發生物理及化學反應,最終導致石材病癥的出現。除了銹黃、水斑、油斑、返堿結晶等常見病癥之外,石材還有一種地域性較強的疾病——石材凍融。

石材凍融,其中的主要原因還是因為一個源頭--水。當石材的毛細微孔吸收相應的水份后,石材中的水份一旦遇到氣溫下降到0°C以下的情況,就會開始結冰。


一般來講,物質都是遵守“熱脹冷縮”規律的,而水恰恰相反。水的密度在4℃時最大,水分子呈流動性獨立運行。水由4℃到0℃,溫度降低,冰中的水分子呈三維圖樣排列成一種異常松的形式,這種結構形式實際上留下了許多“空洞”,密度反而減少。實驗表明,當1立方米的水結成冰后,其體積會增加至1.11立方米。

根據現代物理學知識,一般物體內的粒子運動會隨著溫度變化而變化,當溫度上升時,粒子的運動速度加快,物體體積膨脹;當溫度下降時,粒子的運動速度減緩,物體體積則會收縮,我們將這種現象簡稱為“熱脹冷縮”。但是,構成水的水分子運動卻正好與一般粒子相反。

因此當水進入天然石材毛孔或縫隙后遇冷結冰,體積增大,從而脹大天然石材的毛孔或縫隙,然后,天然石材吸入更多的水,毛孔或縫隙被進一步脹大,如此惡性循環,最終導致了天然石材的碎裂。

二、凍融的預防
關于凍融現象,無論什么石材防護方法,其源頭都是形成凍融的主要因素--水。我們只要阻止水份進入石材就可以防止凍融的發生。所以,對于石材的凍融現象,要采取提前處理的方法,基本上以用石材養護劑將石材做好防護處理就行了。

治療和預防石材凍融的方法其實非常簡單,水和低溫是凍融病癥產生的根本原因,只要對石材進行適當的養護阻止水汽進入孔隙內,或者保證石材處于適宜的安裝環境就可以從根本上防治石材凍融病害。

在干燥好石材后,在石材表面反復、均勻涂抹防水劑等防護劑配合使用。目的是為了防止水分進入到石材毛孔之中,就能夠徹底防止凍融。

石材防護工作之所以重要,就是為了讓石材更健康,減少甚至杜絕石材病變等現象的發生。環境因素必不可免,但是我們可以人為的對石材進行適當防護。石材凍融只是石材問題的一種,但是石材防護卻能避免很多石材問題。
